有关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这方面的知识,估计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
【资料图】
2、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3、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4、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5、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6、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
7、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
8、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9、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10、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
11、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12、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13、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14、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
15、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
16、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
17、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
18、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19、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
20、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
21、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22、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23、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51 更多关于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问题>> 飞鸽传书,狼烟,快报 用鸽子来传给你的朋友门! 一个是信件,由邮差来发放,骑马到每个驿站,再换马,最后把信送到 还有就是飞鸽传书,就是用信鸽,将信绑在信鸽腿上,再放飞,信鸽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往哪写信就用哪个地方带来的信鸽 还有些比较不正规的就是传言,说书等等,人们相互传言将信息传播 或者说书的先生将某些事编成书词,用说书的方式唱出来,也算是信息传播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肢体语言外,更多的则是依靠现实世界的自然物来实现广告信息的传递。
24、这些自然物,一种是自然界自然生成或存在的,如树木、岩石等,另一种虽然是人类创造的,但尚没有被有意识地专门用来当作广告媒介来使用,而是在传递信息过程中被借用了,如图画、绳索等。
25、这种借代物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特定借代物,二是生活借代物。
26、 一个是信件,由邮差来发放,骑马到每个驿站,再换马,最后把信送到.还有就是飞鸽传书,就是用信鸽,将信绑在信鸽腿上,再放飞,信鸽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往哪写信就用哪个地方带来的信鸽 还有些比较不正规的就是传言,说书等等,人们相互传言将信息传播. 或者说书的先生将某些事编成书词,用说书的方式唱出来,也算是信息传播. 肢体语言外,更多的则是依靠现实世界的自然物来实现广告信息的传递。
27、这些自然物,一种是自然界自然生成或存在的,如树木、岩石等,另一种虽然是人类创造的,但尚没有被有意识地专门用来当作广告媒介来使用,而是在传递信息过程中被借用了,如图画、绳索等。
28、这种借代物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特定借代物,二是生活借代物。
29、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30、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31、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32、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
33、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
34、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35、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36、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
37、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38、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39、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40、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
41、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
42、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
43、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
44、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45、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
46、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
47、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48、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49、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一个是信件,由邮差来发放,骑马到每个驿站,再换马,最后把信送到 还有就是飞鸽传书,就是用信鸽,将信绑在信鸽腿上,再放飞,信鸽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往哪写信就用哪个地方带来的信鸽 还有些比较不正规的就是传言,说书等等,人们相互传言将信息传播 或者说书的先生将某些事编成书词,用说书的方式唱出来,也算是信息传播 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50、殷即商代,亦称殷商。
51、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清光绪年间,在此掘得龟甲兽骨,上刻文字,后称甲骨文。
52、甲骨文中记载着殷商盘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边戌向天子报告军情的记述,有“来鼓”二宇。
53、经考证,“来鼓”即类似今天的侦察通信兵。
54、在古书《待经》中,也有“简书”的记载,‘简书”就是用兽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传递的官府紧急文书。
55、“简书”出于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纪一11世纪),这也就是邮驿的前身。
56、 邮驿与烽火台通信,都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
57、据历史记载,在两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时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
58、关于烽火通信有个叫“千金一笑”的故事。
59、故事的大意是说:周幽王有个爱妃褒姒,她虽长得很美,但轻易不肯一笑。
60、为此,周幽王使出了 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
61、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
62、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
63、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诺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
64、袭姐见状,果然淡然一笑。
65、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 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
66、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
67、结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杀了周幽王,从此灭了四周。
68、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不企是什么人和什么时候,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69、 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虽然较快,但只能起到报警的作用,很难满足掌握敌情,指挥作战的需要。
70、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从殷商时代的“来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传送官府文书的更加严密的邮驿制度,并与烽火台互为补充,配合使用。
7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绎站网,制订了邮驿律令,如竹简怎样捆扎、加封印泥盖印以保密;如何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邮驿怎样接待过往官员、役夫等,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邮驿法。
72、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
73、规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驿。
74、邮驿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而通达印度、缅甸、波斯等国。
75、到了唐代,邮驿大大发展,全国共有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邮驿1600多处,行程也有具体规定,并订有考绩和视察制度,驿使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驿卷”或“信牌”等身份证件。
76、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五百里,银牌四百里,铜脾三百里。
77、实行每到一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
78、到了元代,由于军事范围和疆域扩大,仅在国内就有驿站1496处,并将邮驿改称为驿站。
79、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部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
80、清初有官办驿站1600余处,驿卒七万余名,驿马四万多匹,归兵部主管。
81、19世纪中叶以后,驿站经费多被官吏贪污中饱,驿政废驰。
82、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邮政逐步兴起,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
83、 邮驿制度起源于奴隶制度的国家,盛行于封建社会,并随着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终结。
84、邮驿与烽火台通信虽系历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时也是我国进入有组织的进行通信工作的开始。
85、它不仅在我国邮政通信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也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86、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传递官府文书。
87、一般老百姓传递信息,只有托人捎带,然而辗转传递,缓不济急,且易延误遗失。
88、我国古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鸿雁捎书”一类的故事,可见古代人民通信多么艰难。
89、而今天人们依旧把鸿雁作为邮政通信的象征,又可见人民群众对邮政通信所寄于的厚望。
90、 民间通信组织的形成,大约始于唐朝。
91、当时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商贸易的需要。
92、首先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有了为民间商人服务的“驿驴”。
93、当时还有一种叫“飞钱”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所得的钱,存入各地方政府驻长安的办事机构,然后再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这也就是今天汇兑业务的萌芽。
94、到了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信息的民信局。
95、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乡约”探亲带信的出现。
96、相传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农民,由于思念家乡,相约每年推派代表回乡探望,往返时带些土产和信件,而后逐渐形成民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