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海南三亚,一些菜市场商家的摊位前,被张贴了比较显眼的“缺斤短两黄牌警告”。消费者发现,表面上看这些商家比较淡定,其实心里已经崩溃,因为他们的摊位前根本就没有消费者采购。三亚市市场监督部门表示:“缺斤短两黄牌警告”必须挂满30天。(7月31日 大象新闻)
黑心商家“缺斤短两”现象,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缺斤短两”就像牛皮癣一样,成为难以根治的市场“恶瘤”。海南三亚针对菜市场“短斤少两”行为,“缺斤短两黄牌警告”必须挂满30天,不仅警示了商家,也提醒了消费者。笔者认为,此做法让黑心商家无立足之地,可以有效遏制“缺斤短两”行为。
一些黑心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经济利润,或使用不合格电子秤等计量器具,或做手脚破坏电子秤等计量器具精准度,或以掺杂掺假等手段,做出“缺斤短两”违法行为。而且,黑心商家还常常以略低于市场价来吸引消费者,但通过“缺斤短两”后,实际价格往往又比市场价高出不少。对此,消费者深恶痛绝,但又防不胜防。一方面,标以低价却“缺斤短两”,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涉嫌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缺斤短两”属于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因此,对“缺斤短两”施以重拳整治很有必要。
现实生活中,“缺斤短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消费者常常蒙在鼓里却不知情。即使回家后发现“缺斤短两”被坑,由于怕麻烦或说不清道不明,真正与黑心商家较真的消费者很少。这种情形,在客观上纵容了商家的“短斤少两”行为。而大多数情况下,对“缺斤短两”行为的处置,市场监督部门要么责令商家补足斤两,要么给予少量的罚款处罚,很难起到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更多的不义之财,就是屡犯不改。
此次,海南三亚整治菜市场“缺斤短两”,在商家的摊位前,张贴比较显眼的“缺斤短两黄牌警告”,还规定必须挂满30天。此举对商家来说,表面淡定内心崩溃,不仅被“黄牌警告”脸上无光,而且挂满30天的较长时间,能让消费者“家喻户晓”,谁还愿意在此商家处购物呢?可以说,有了这样的“坏名声”,将使得商家遭遇市场“滑铁卢”而惨淡经营,比罚款等处罚还要痛苦,甚至最终可能因亏损而关门大吉。商家在利弊权衡之下,为了不至于因小失大而丢掉谋生的“饭碗”,就不敢再“缺斤短两”,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了。
“坏名声”就该多亮亮相,“缺斤短两黄牌警告”30天,对商家形成了无形的约束力,不失为市场管理的创新之举,值得借鉴和推广。(丁家发)